查看原文
其他

请收下这份禾略送给专业地产人的圣诞礼物

圣诞老公公 禾略 2020-02-27

如果把自驾交通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点的数据放到到地图上,把自驾和公交都很便利的区域涂成红色,把自驾便利但是公交不太便利的区域涂成黄色,把自驾和公交都不太便利的区域保留褐色,我们就可以得到下图。




从这个图可以看到:

(1)上海已经和太仓无缝对接了,太仓目前的房价还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不到,这是一个同城化的机会点;

(2)上海的自驾路网已经延伸到了嘉善和平湖,这两个地方的房价只有上海的五分之一不到,这是一个刚需外溢+远郊城市化的机会点;

(3)苏锡常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,苏州和无锡的融合加速取决于硕放机场的能量释放(参考虹桥新机场),这里将是长三角的第二个超级核心(参考虹桥商务区),而无锡的房价只有苏州的二分之一,这是新都心崛起淘金的机会点。


今天这一篇,我们重点要说一下第三个机会点。



我们从“经济、产业、收入、人口和市场”五个方面,整理了15个关键指标,将不同发展阶段的16个城市进行聚类,数据模型告诉我们,苏州无锡同属于第6类。




在第6类城市里,人均销售面积是1.06平米,按照无锡652万常住人口进行测算,可以知道,无锡每年潜在的理论需求面积是693万平米。从2015年无锡的实际供应来看,仅有474万平米,理论的供应缺口在219万平米。这就是今年年初我们强烈看好无锡的数据支撑。



无锡市场一直很糟糕,所以政府连续三年土地零供应,开发商纷纷降低开工量,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历史库存过大,因此,只需等到库存回归合理区间,无锡房价就会重新出现上涨动力。

不过,由于政府、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已经在熊市里面熬了三五年,所以房价上涨的兑现期会来得稍微迟一些,这也就给了我们(开发商和投资者)提前布局套利的时间,现在复盘来看,2014-2015年敢于在无锡低价拿地的开发商,这一波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,这也是数据量化分析的魅力所在。

没有不赚钱的市场,只有不专业的企业。




借助于数据模型,我们还可以对未来供求关系进行预测,可以看到,即便是在人口缓慢增长的情况下,无锡未来五年的供求比依然可以稳定在0.8左右。

行业经验认为,供求比在1.1-1.2之间,房价保持稳定,遇到调控政策或经济波动,房价或会下滑;供求比在1.0-1.1之间,房价会有上涨的冲动;供求比低于1,房价上涨的动力较强,即便遭遇调控,房价下跌的概率也是极低的。




用同样的方法,我们对苏州未来五年的供求关系也进行了预测,可以看到,苏州的供不应求情况更为严重,与无锡相比,不仅供求比更低,而且还呈现出供不应求严重化的趋势,由此可见苏州未来房价上涨的动力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所有开发商都在疯狂抢夺苏州土地。这几天,苏州的开发商们又披着N多马甲开始在摇号抢地了。

然而,凡事都需要辩证的看,当大多数开发商都看懂了苏州,那么苏州的地价也就必然会出现泡沫,过于乐观激进的定价正是风险所在。

还是那句话,没有不赚钱的市场,只有不专业的企业。



假设苏州无锡一体化发展,情况就变得更加有趣,苏锡的供求关系在未来五年会稳定在0.8左右,这将极大改善苏州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,对苏州房价会起到比较明显的平抑作用。

如果有20%的苏州理论需求转移到无锡,还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预测,我们惊讶的发现,这将使无锡未来五年的供求比跌到0.6。这是什么概念?深圳2015年的供求比就是0.6,然后2016年房价涨了一倍多。



那么苏锡融合的客群具有怎样的特征呢?我们按照家庭生命周期、收入和置业目的,将苏锡融合客群划分为五类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洒出去一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后,终于完成了苏锡的量化客户画像。











把握了苏锡融合客群的主要特征,我们还觉得不够扎实,于是我们挑选了无锡龙湖的九墅项目,但因为龙湖内部信息管理非常严格,我们根本无法获知他们的客群构成,于是只能求助于移动大数据,我们想看看,无锡第一名盘是不是已经吸引到了苏州的客群?这是科技打破信息不对称的魅力。



ok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相信聪明如你,心中肯定有了自己的答案和想法,欢迎给我们留言,也欢迎大家把它分享出去,毕竟也是花了近二十万完成的研究哦。


圣诞快乐!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